仲弓(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瑜泽 2023-03-0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翻译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2)骍且角: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樊迟.仲弓问仁(《论语》)的译文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扩展资料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古时称为方术士,擅长祭祀,算命等),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樊迟

孔子弟子传004|冉雍仲弓

冉雍,字仲弓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把他列在孔子弟子的第4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将其排在第10位,并记载说他是“伯牛之宗族,生于不肖之父。以德行著名。”伯牛就是冉耕(伯牛)。

《论语》关于冉雍(仲弓)的记载有7章。

一、“思想政治系”的高材生

冉雍(仲弓)是“孔子学院”“思想政治系”的四个高材生之一,排在“德行”科第4名。

二、南面之才

在《论语·雍也》第一章里,孔子认为冉雍(仲弓)有大才,“雍也可使南面”,可以当一把手。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仲弓)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

三、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孔子对冉雍(仲弓)欣赏有加,别人说冉雍(仲弓)的缺点,孔子予以正名。这实际上也表达了孔子的主张。

佞(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口给,给是足的意思,也就是话多,也即佞。

有人跟孔子聊天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口才一般,不太善于讲话。”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仁,要好口才干什么啊?”

孔子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善说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论语·仲由(子路)》13·27中,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讷,就是少言的意思,跟佞相反。

四、大道至简,但也要简得恰到好处

鲁国有一个叫子桑伯子的人,亦称桑扈、桑户、子桑户,是个隐士,事迹不可考,与孔子大概是同时代人,但这个人为人不受礼法约束,简放轻脱。子桑伯子因看不惯当时的社会现象而隐处山乡鄙野,而且还喜欢裸露身体。冉雍(仲弓)认为他居心无敬,而有倨傲之心,表现为倨傲的行为,其实也就是心中无仁。孔子认为冉雍的这种认识是对的,子桑伯子这个人也不能算懂得“仁”。

简,简要,不烦琐。居敬,为人为事严肃认真。行简,指行事简而不繁。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无乃,岂不是。大,同“太”。

冉雍(仲弓)请教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还可以吧,比较讲求简。”冉雍(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易,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如果自己居身简单随便,行为也简单随便,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简”的直接来源,大概当属《周易·系辞》,而《周易·系辞》则又是儒家作品。《周易·系辞》关于“简”的记载是:“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屈原在《九章·涉江》中说:“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接舆徉狂而自己剃去头发,桑扈愤世而不穿衣裳走路。忠臣不一定被任用,贤者也不一定受到举荐。屈原这是在拿这两个说自己。

汉代刘向所著《说苑·修文》篇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认为,子桑伯子本质还是可以的,就是“没文化”,如果好好教一教,应当可以做点事;子桑伯子也认为孔子本质是好的,就是太讲究礼节。一个讲究纯任天性,一个讲究繁文缛节,其区别立马可见。当然,《说苑·修文》记载未必可信,只当一则寓言好了。

《庄子·大宗师》记载,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是好朋友。“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事焉。”子贡看见孟子反、子琴张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返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问,这样“临尸而歌”,礼乎?这两个人说,你怎么会懂得礼的真正含义啊!端木赐(子贡)很不解,回来向孔子描述了他们的行为,说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孔子答了一句:他们都是“游方之外者”,而我是“游方之内者”,“外内不相及”,我们和他们是两路人。

从上述记载不难看出,孔子和子桑伯子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子桑伯子并不是从政之人,和儒家不是一路人,因此,当冉雍(仲弓)向孔子请教时,孔子只是简单地回答说:“可也,简。”但冉雍(仲弓)似乎从中悟出了为政之道,认为居敬而行简,可以用以治事政事;如果居简而行简,则有点是不负责任了。

“居敬行简”和“居简行简”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境界。“居敬行简” 的前提是对事要敬,要有敬畏心和责任心,做事时心中严肃认真而行动简约;“居简行简”是说心里只图简便,做事简易粗略。

冉雍(仲弓)认为,为官治民,同样是行事简约,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是值得推崇的;但若是本身心不在焉,对事业和百姓就不用心,却又简单从事,则是不认真、不负责的表现,行事太过简单草率了。

大道至简,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居敬行简”也许才是它的本义。

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根据《史记》的记载,冉雍(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冉雍(仲弓)“生于不肖之父”。因此,家庭出身的贫贱,可能或多或少地给冉雍赞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孔子也许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有一天,也许是在课堂上,孔子有针对性但又不点名地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犁牛,也就是耕牛。据说,在古代,祭祀用的牛必须是毛色纯正,牛角周正的,而且得单独饲养,即“骍且角”的牛。毛色不纯、牛角不正的牛,只能去耕田,所谓犁牛。周朝崇尚红色,因此,祭祀用的牛都是“骍”,即红色毛的牛。一般而言,“骍且角”的牛生下的小牛,长大后也会“骍且角”。这种现象,在人间世似乎也是存在的。

也有生在民间的,或者野生的牛,虽然出身并不好,但不妨碍它成长为一只好牛。这种牛,国家祭祀一般也不会用的。但是,如果有这种牛,且碰到合适的时机,也不是没有可能成为国家祭祀之用,至少可以用来祭祀山川。简单比喻之,就是也有可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因此,孔子在这里指导冉雍(仲弓)说,也不必为出身自卑,只要真正有才能,即使进不了国君的视野,也总会有人识得你,也总会派上用场。

孔子虽然极力维护周朝的等级秩序,但并不反对通过各种途径网络人才去维护这种秩序。孔子的这一思想,其实是对等级秩序的解放。自孔子以来,平民子弟得以接受教育,得以从政,甚至实现阶级的翻身。后世的举孝廉、科举等制度,也可以看作孔子这一思想的延续。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冉雍(仲弓)曾向孔子请教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指出了四条注意事项:

第一,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要庄重、大气。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第二,管理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要认真严肃,要尊重人民。

第三,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第四,如果为在朝廷为官,能够做到没人怨恨自己;如果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任职,也没人怨恨自己。

邦和家是两个概念。邦是诸侯统治的国,家是卿大夫统治的封地。敏,聪敏;事,从事,照着去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中共出现过两次,另外一次是端木赐(子贡)问仁(《论语·卫灵公》15·24)。

七、如何当好人家的大总管

冉雍(仲弓)曾经任季氏宰,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如何治理一个卿大夫之家。

有司是指负责具体事务的部门,有时也指部门负责人。在季氏这样的大家族里,家里的事务很多,会有一些小的部门在具体负责。

针对冉雍(仲弓)的请教,孔子讲了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首先是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你作为一个“宰”,要统揽全局,让他们各自发挥作用。

第二,作为上司,对于下属的小错,只要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就可以尽量不予追究。

第三,要善于选拔贤才来任职。基本原则是选拔你所知道的。你只有认识、了解这个人,才能了解他的才能,才能知道是不是可以用、怎么使用。至于你不认识的人,你就不知道他是否有才能、是否可用,就不能随意任用。当然,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也会任用。只要是人才,一般是不会被埋没的。

冉雍(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

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孔子提出的三条要求,即使在现在,仍然不失其积极意义。

一个在上位的人,首先应当自身正直,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谁敢不正”,这也同我们现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作用,以上率下。

其次,在孔子看来,公务员队伍中的人有一些小的过错,也不必矫枉过正,有些小错误,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提个醒,打个招呼,以后注意也就是了。

对于选拔人才,可以实行“举贤不避亲”的政策。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是贤人,你只有认识他才能知道,你不认识他、不了解他,又何谈任用他。至于你不认识的那些有才能的人,就让那些认识他们的人去举荐、任用好了。所谓“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是人才,终归是不会埋没的。

在论语这本书仲弓干过什么事?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作出表率,原谅他人的小错误,提拔贤能的人。”仲弓说:“怎么知道哪些人是贤能的人而去提拔他们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

宰:会意。字从宀(mián),从辛。“宀”表家宅。“辛”本义为“棘刺”,引申为“让人难受”,再引申为“威权”。“宀”与“辛”联合起来表示“家丁头目”。本义:家丁头目。古代大户人家都豢养有家丁,家丁由头目管理,家丁头目管理的手段是用荆条鞭子打人,“荆条鞭子打人”就是“辛”。

宰,官名,殷商始置,原掌管家务与奴隶,后为侍从君王左右之臣。西周沿置,掌王家内外事务,又在王左右参预政务。春秋时各国均设置,多称为“太宰”。太宰为朝廷大臣,总管内朝事务和财务。又古代卿、大夫之家臣也称“宰”,如子路为季氏宰。又地方县邑长官亦称“宰”,如子游为武城宰。卿大夫有总管家的宰,更有掌管私邑的宰。现在仲弓是季氏的“宰”了,来向孔子请教如何干好这个“宰”。

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直译:“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

【解读】

为政在人,为政者一定要为下面的人做出表率,对下属的小过失不要计较,要抓大放小。重要地在于善举贤才,从近处做起,从自己做起,这些都是孔子的为政之道。

搞清楚了宰和有司是什么,则本章的意思也就很明了了。“先有司”与上章“先之”意同,(『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子路请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以身先之,以劳使民。”)孔子看到弟子们成为宰了,对他们的要求首先都是要“以身垂范”。(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不一样,道家思想讲究“无为而无不为”,要是让老子教育一下仲弓,我猜想老子可能不会说以身垂范,而会以《老子》第三章告之“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宰下面管着有司,有司们管着职位更低的人。孔子告诉仲弓,你现在是宰了,要给你下面的有司做出榜样来,严于律己,让有司们知道自己的上司是什么样的人,上行下效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人就可能有缺点,你要宽以待人,对待这些有司要宽容,他们有点小毛病要包容。要注意提拔优秀的人才,提拔什么样的人才,平时孔子应该对他说过,定是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白话译文】鲁哀公问:“如何使民众服从?”孔子对道:“举用正直的,放置在邪曲的上面,民众便服了。举用邪曲的,放置在正直的上面,民众便不服了。”)

仲弓一听,老师讲得很明白。可是要把优秀的人才提拔出来,自己一个人能力、精力都有限,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有点茫然,就又问:“怎样能识别优秀人才把他们提拔出来呢?”孔子告诉他:人才很多,“提拔你所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想提拔也无从提拔啊。至于“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你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完,提拔人才也一样,不是还有王、大夫嘛,其他人也有眼睛会看,也会发现人才。你只需要做你所想做的事,做你所该做的事,做你所能做的事,做成你所想做的事,就ok了。至于其他或留给历史、或还诸天地,尽性知命,随他去吧。

读本章,想到了我自己。应该说,本人的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优点缺点都比较突出。前些天领导给我调换了工作岗位,而调整我岗位的这位领导,正是一位懂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的人(当然偶还算不上贤才)。近距离接触这位领导后,让我充分感受了领导的人格魅力,竟生出了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虽每天也是忙忙碌碌,但感觉内心充实,不断向着领导所期待的目标前进。我只不过是单位很普通的一员,比我优秀的人才很多,不可能都是一位领导发现选拔的,但正如孔子所言:“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

樊迟仲弓问仁译文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这话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皋陶来任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伊尹来举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扩展资料:

《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

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论语》还成功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

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

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樊迟仲弓问仁全文翻译及解析

樊迟仲弓问仁全文翻译及解析如下:

翻译:

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百姓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致怨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会招致怨恨。仲弓:我虽然不聪明,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刚:了解人。樊迟还是不明白。孔子刚:选拔正直的人,罢黜各种奸邪之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选拔正直的人,罢黜各种奸邪之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刚:这话刚得多么深刻呀!舜管理直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管理直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平日心怀恭谨,做事严肃认真,待人真心实意。这几种品德,纵使是到蛮夷之邦,也是不能废弃的。

解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

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相关文章

你会给老师写一封信吗?

你会给老师写一封信吗?亲爱的老师,您好!首先,我想对您说声谢谢。感谢您在我成长路上的陪伴和指导。在您的教育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

祝福语大全 2024-04-11 阅读2 评论0

如何做到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它的意思是不过分追求,不急功近利,不过度奋斗,只是按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不让生活成为负...

祝福语大全 2024-04-11 阅读6 评论0

军训感悟如何更好地适应军训生活?

随着大学的开学,每年的军训也开始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军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祝福语大全 2024-04-10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