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主要事件(诸葛亮三国演义主要事件)

新原 2025-02-1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连年灾荒,张角三兄弟在这个时候发动了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引出了三位胸怀壮志的人(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三人志向相投,于是在张飞家中的桃园对天盟誓,约为兄弟。按照年纪,刘备是大哥,关云长是二哥,张飞是三弟。

2、温酒斩华雄温酒斩华雄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以袁绍为盟主,兴兵讨伐董卓。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的时候,被华雄击败。华雄败孙坚、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员悍将。袁绍大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

袁绍嫌弃关羽只是一个弓马手,如果派他出战,是告诉敌军我方无人,喝令将关羽打出。这时候不得不说曹操有识人之明,曹操说,关羽的相貌不俗(在《三国演义》的逻辑中,凡是相貌与常人不同的人,都可以称为相貌不俗),谁能看出来关羽只是一个弓马手呢?于是曹操端了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关羽说,就先放这儿,等我回来再喝。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出战迎敌。只听得外面喊声震天,不过片刻的时间,关羽就斩了华雄。这时候,酒还是温的。

3、三顾茅庐

徐庶化名单福辅佐刘备,曹操连吃败仗。曹操知道徐庶事母至孝,派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威胁徐庶。徐庶别无他法,只好离开刘备,来到曹营。徐庶的母亲知道徐庶是因为自己离开刘备,愤而自杀,曹操下令厚葬。徐庶感谢曹操厚葬他的母亲,但是不愿辅佐曹操,于是终生不为曹操献策。

这就是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由来。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推荐了素有伏龙之称的诸葛亮。并对刘备说,如果他是萤火的微弱光芒,那诸葛亮就是明月的皓白之光。刘备于是带着关张二人前往卧龙岗,访诸葛亮。

第一次,童子说诸葛亮外出远游,刘备只见到了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刘关张冒雪前往,见到了诸葛亮的石广元和孟公威,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留书表达仰慕之情,三人冒雪而归;第三次,刘关张三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等一直等到他睡醒。

刘备和诸葛亮畅谈天下大事,提出天下三分的观点。诸葛亮最终愿意为刘备出山,匡扶天下。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4、赵云单骑救主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刘备请得诸葛亮出山,接连赢得博望坡、新野胜利。曹操心生忌惮,派大军来袭。可惜刘备手上的兵力实在太少,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无奈之下,刘备只能放弃城池,带着军队转移。百姓眷恋刘备,跟随刘备一起转移。刘备为了照顾百姓,行军速度很慢,很快就被曹军追赶上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备妻儿在混乱中走失。赵云受刘备之命保护刘备妻儿,为救刘备妻儿,本已杀出曹军阵营长坂坡的赵云,翻身又杀入长坂坡。赵云先后救了简雍、甘夫人、糜竺。最后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了救阿斗,投井自杀

。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赵云单枪匹马,怀抱阿斗,杀出长坂坡。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连斩曹营五十余员大将。曹操感叹这真的是一员虎将啊!从此赵云名动天下。这就是著名的“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故事。

5、张飞大闹长坂桥

赵云在长坂坡中左冲右突寻找甘糜二夫人以及阿斗。这时候糜芳从长坂坡混乱中突围出来,带伤来到刘备身旁,说亲眼看见赵子龙投曹操去了。刘备不信,张飞相信,带着人马来到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来回跑动,尘土飞扬,做成有伏兵的假象,令曹军不辨虚实。

这时候被赵云所救的简雍等人见到张飞,解除了张飞对赵云的误会。而赵云也护着阿斗来到长坂桥,此时赵云人困马乏,见到张飞,大呼“翼德援我!”张飞说:“子龙速行,追兵我自当之。”曹操率军来到桥头,看见四周尘土飞扬,疑有伏兵。

又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丈八点长矛,立马桥上。张飞对着前来追赶的曹兵大喝:“吾乃燕人张翼德是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操这时突然想起了关羽曾经告诉他的话“吾弟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曹操急令诸将,不可轻敌。话还没说完,张飞又大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军见张飞如此英雄,颇有退意。这时候张飞又大喊了一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还没停止,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摔下马来,一看,已经气绝。

曹军阵脚大乱,后退数里。张飞的三声大喝,喝退了号称百万的曹军,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这就是张飞大闹长坂桥的故事。

6、诸葛亮舌战群儒

赵云大战长坂坡,张飞大闹当阳桥,刘备摔孩子,那关云长和诸葛亮去了哪里?关云长和诸葛亮去江夏向刘表之子刘琦求助,暂解曹操的围困。曹操驻守江陵,想要吞并东吴、诛杀刘备。诸葛亮为了联合东吴抗曹,只身来到江东孙权处。

孙权犹豫不决。东吴内部分成两派,文臣主降,武将主战。诸葛亮先与东吴群臣争辩,张昭为首的文臣不能应对。诸葛亮得见孙权,见孙权相貌不俗,决定智激孙权。孙权被激怒,倾向于抗曹。张昭为首的一干文臣再次劝孙权降曹。孙权又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候吴国太提醒孙权,当年孙策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此时周瑜也星夜赶回,文臣武将多来问候,降战说法不一,周瑜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诸葛亮和鲁肃也来见周瑜,诸葛亮以曹操想要“二乔”的事激怒周瑜。探出周瑜主战的虚实。

7、诸葛亮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诸葛亮在东吴显示了自己高超的谋略,引起了周瑜的忌惮。两人各为其主,诸葛亮不肯转投孙权,周瑜担心诸葛亮会对东吴有害,决心除掉诸葛亮。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令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并逼迫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诸葛亮暗中向鲁肃借二十条大船,船舷两侧各扎草人千个,并摆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前两天诸葛亮都按兵不动,第三天夜晚,大雾漫天,诸葛亮邀请鲁肃共同率船到曹军水寨前。诸葛亮命船上军士擂鼓呐喊,佯装进攻。

曹军在大雾之中生怕中计,不敢出战。曹操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万箭齐发射向船上草人。天将明,雾将散。诸葛亮估计箭数已够,命令将士拔锚返程。然后让军士齐声大喊:“谢丞相箭”.曹操愤怒异常,却又无可奈何。周瑜也只能失望了。这就是赤壁之战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8、黄盖苦肉计献密计黄盖受刑(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和孙权终于决定联刘抗曹,可是敌强我弱。周瑜和诸葛亮二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用火攻。此时曹操派细作来江东诈降,周瑜识破却不揭穿,想要用这两个细作通消息。周瑜也想要派人诈降,但是苦于没有想到合适人选。

这时候东吴的将领黄盖也想到了火攻,并且向周瑜建议。黄盖受东吴三代首领大恩,并且颇有机智。周瑜于是决定派黄盖诈降,为了得到曹操和东吴中诈降的细作的信任,周瑜和黄盖决定用苦肉计。第二天,周瑜和众将商议退敌之策,黄盖故意大唱反调。

周瑜顺势下令杖责黄盖,众将求情。但周瑜还是打了黄盖五十大板。黄盖果真骗得曹操信任,和阚泽、甘宁等共同诈降。最后黄盖乘着东南风,驾船纵火烧了曹操的水寨,得以火烧赤壁。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庞统献连环计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

黄盖、阚泽、甘宁诈降,阚泽来献书。曹操派去的细作也是如此说。曹操虽接收了降书,但还是很怀疑,想要派人再探江东。蒋干在之前传递错误消息,害得曹操错杀水军都督。此番,蒋干想要将功赎罪,愿意再探江东。

江东有一人,名唤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与伏龙诸葛亮齐名。先前,周瑜曾经向庞统如何破曹,庞统也想到了火攻,还提出江面上用火攻的缺陷:一船着火,其余的船四散开来,根本不会波及到。并且也提到了解决办法:让曹军的船都钉在一起,也就是连环计。

周瑜正愁没人能使这招连环计,听得蒋干来了,大喜。周瑜派鲁肃和庞统商量好如何用计。这边接见蒋干,借故将蒋干赶出,送到庞统所在附近的西山庵。蒋干心中忧虑,寝食难安,夜晚出门闲逛,听得书声琅琅,然后顺势找到了凤雏庞统,顺利的将庞统请到了曹操处。

庞统以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多生疾病为由,建议船只首尾相连。曹操不谙水战,被庞统所骗。这就是赤壁之战中重要的连环计。

10、火烧赤壁周公瑾火烧赤壁(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经过前番几次谋划,此时,曹操中了反间计,杀了擅长水战的将领(群英会蒋干中计);接着又中了连环计,将所有的船都用铁钉连在一起(庞士元献连环计);黄盖、阚泽、甘宁诈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是日,诸葛亮登上七星台,巧借东风。周瑜看东风起,派黄盖驾着几艘载满柴草的小船驶向曹营,佯装投靠。黄盖点燃小船,小船顺着风势直奔曹营。因为船被连上,所以,曹操的水营瞬间变成了火营。这就是火烧赤壁,这是这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1、关云长华容释曹操华容道义释曹操

诸葛亮和周瑜齐心用谋,终于火烧赤壁,让曹操的水营变成火营。说回东吴,赤壁之火已经燎原,周瑜想起了另一个心腹之患——诸葛亮。上次诸葛亮草船借箭,逃过死劫。这次周瑜连借口都不想找,直接派兵去七星台抓诸葛亮。

可惜诸葛亮料得先机,早就派赵云前来接应,此时已经一叶扁舟回到荆州。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痛打落水狗——曹操。曹操好不容从火海脱身,带着身边几个大将还有百余士兵,躲过周瑜的围追堵截,和先前守在岸上的士兵会合,最终只剩大概三千兵马。

可怜曹操当时号称百万之众,准备席卷江东,如今折了大半兵力仓皇逃窜。行到一处,曹操忽然指着前方大笑“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这一笑不好,赵飞正好就在此处专等曹操。

曹操先后三笑,笑周瑜和诸葛亮不会用兵,一笑笑出赵云,二笑笑出张飞,三笑笑出了关云长。幸好曹操先前对关羽有恩,关云长感念当日恩德,放了曹操。这就是华容道义释曹操。话说曹操夺了荆州,准备率兵攻打江东,不想被孙刘联军一场大火折了大半人马,也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守住荆州。

周瑜派兵抢占南郡,不想失敌先机,反被诸葛亮先取了南郡,乘胜又取了襄阳、荆州。周瑜在攻打南郡时本就中了毒箭,经此一怒,箭创崩裂,这就是一气周公瑾。东吴花费的无数钱粮都成了无用功,意气难平。鲁肃前来求见刘备,希望刘备可以“归还荆州”。

诸葛亮早就预料到周瑜会派鲁肃来要荆州,事先交代好刘备如何应对。刘备又将话语权交给了诸葛亮,只听诸葛亮说,这荆州本来是刘表的,刘琦是刘表的儿子,刘备是刘表的弟弟,现在弟弟辅佐侄儿治理荆州,合情合理。

鲁肃又说,如果刘琦在荆州,刘备辅佐刘琦也可以,可是现在刘琦在江夏,并不在荆州。诸葛亮派人把刘琦从屏风后请了出来。鲁肃无话可说,约定刘琦一死,荆州必须归还。不久刘琦病逝,鲁肃前来吊丧准备讨回荆州。

刘备大哭,诸葛亮说刘备无处安身,等取了西川,一定归还荆州,还立下文书,鲁肃作保。周瑜无法可施,建议孙权使美人计。孙权就假装嫁妹,这一计也被诸葛亮看破,筹谋一番,孙尚香真嫁给了刘备,而刘备也成功从东吴脱身。

周瑜派兵追赶,诸葛亮接应,让兵士齐声大喊:“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箭创崩裂,这就是二气周公瑾。智取不成,那就直接用兵。周瑜假意替刘备取西川,其实是“假途灭虢”之计,想要取荆州。可惜,又被诸葛亮看破。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12、关云长单刀赴会单刀赴会

周瑜为了将荆州要回,数次和诸葛亮交锋,可惜都失败的,自己反被气的一命呜呼。因为周瑜逝世,诸葛亮去吊唁周瑜,装出一副两人感情颇深的样子。最积极取荆州的周瑜英年早逝了,这让东吴的人一时忘了荆州的事情。

可是有一个人不能忘了这件事,他就是曾经为荆州做过保的鲁肃。鲁肃用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专等关羽赴宴。关羽若是愿意还荆州也就罢了,不肯还就叫关羽有去无回,顺势夺了荆州。

关羽只带了青龙偃月刀以及周仓等十几个随从,就这么来到了宴会之上。席间关羽说和鲁肃多年未见,要叙叙旧。就这么一把拉着鲁肃不放,互相敬酒。实际上是拿鲁肃当人质。东吴的人一看鲁肃成了人质,也就不敢下手。就这样,关羽轻轻巧巧的安全回到了荆州。

13、杨修之死

这件事发生在蜀魏之争中,前方刘备一方防守森严,后方马超咄咄逼人,曹操进退两难。这天夜间,曹操对着鸡汤中的鸡肋,想起了现在的处境。正好,夏侯惇前来问夜间的口令,曹操就随口说了一句“鸡肋”。

口令,就是古代军队驻扎的时候,为了防止外人伪装进入,设定一个口令,出入时需要能准确说出口令,类似于接头暗号。为了安全,口令会经常更换。鸡肋是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杨修一听见这个口令就断定,曹操这是想退兵了,一时嘴快告诉了夏侯惇和身边的将士。

这些人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开始收拾行囊,免得临行匆忙。曹操巡视的时候发现了这件事,就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曹操对杨修心生不满已久,这次只是一个契机而已。

14、水淹七军水淹七军 

刘备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这边和诸葛亮进攻汉中,那边派关羽进攻樊城。樊城情势危急,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关羽前去迎敌,不料中了庞德一箭。一时之间,关羽还真拿不下樊城。这时襄江和白河水势甚急,又经常风雨大作,于禁和庞德的军队驻扎在山谷中。

关羽计上心头,派人将水的上流堵住,然后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间,放水淹了曹军。于禁无奈投降,庞德抵挡不住,被俘。经此一战,关云长再次名震天下。

15、刮骨疗毒关云长刮骨疗毒

关羽水淹七军,兵临樊城城下,曹仁派手下放毒箭,关羽不幸中箭。关羽请得华佗来治伤。华佗说箭头有毒,需要刮骨治疗,先准备一个柱子,柱子上有一个铁环,然后关羽需将手臂伸进铁环中,绑住手臂,厚被蒙住头脸。关羽不解其故。

华佗说,恐怕病人怕痛,乱动不好下刀。关羽说,我戎马一生,这点儿小痛不算什么。派人摆棋备酒,与马良一边弈棋,一边饮酒。华佗用到刮骨,悉悉有声。左右脸色大变,唯有关云长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华佗刮骨完毕,敷药缝线。关羽大笑而起,华佗说“君侯真天神也!”。

16、败走麦城败走麦城

关羽虽然水淹七军擒了于禁和庞德,但是没有拿下樊城。震慑于关羽的神勇,曹操甚至一度有了迁都的想法。曹操手下劝止,提议让孙刘联盟破裂,于是派人见孙权。这边孙权和刘备因为荆州问题一直有有争执,最后勉强达成共识,将荆州一分为二。

但是孙权心中其实并不满意。孙权曾经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关羽给了这么一句回复:“虎女焉能配犬子。”所以,攻荆州之心更加坚定。关羽和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关羽大败,只能退守麦城。兵少粮少,关羽决定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

关羽想要走小路,部下劝谏说可能会有埋伏。关羽自恃勇猛,不听劝告。果然小路上有伏兵,关羽父子失手被擒。最后被孙权所杀。关羽失败在刚愎自用,自视甚高。这种性格倒是很像项羽。

17、关公显圣关公显圣

关羽一意孤行,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俘。孙权倒是想让关公父子投降,可是,关公当年面对着曹操的时候可是要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就是降汉不降曹。这回是摆明了要降东吴,关羽怎么肯,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主簿左咸对孙权说,曹操当年对关羽那么好,连赤兔马都给了,那关羽时候到了还是要追随刘备的。后来还打的曹操差点儿要迁都(水淹七军)。这番话的结论就是关羽这人养不熟(方言又叫养不家)。孙权一听,很是同意,然后关羽父子就被杀了,赤兔马绝食而死,周仓听说了以后就追随关羽自刎了。

孙权杀了天下闻名的忠义之人,这责任不敢自己担,就派人把关羽的尸体送到了曹操那里。最后曹操将关羽厚葬。关羽死后一点灵魂不灭,带着关平和周仓一路飘荡。飘荡到了玉泉山,玉泉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与关羽有过一面之缘。是夜,月白风清,普净在庵中参禅,突然听见有人大喊“还我头来!”。

普净抬头一看,原来是关公父子和周仓三人在空中飘着。普净说道,云长,下来咱俩谈谈。你过五关、斩六将,沙场上杀人无数,你管别人要头,人家的头管谁要?关羽顿悟,杀气顿消。后来关羽经常显圣照顾乡民,乡民感念就建庙祭奠他。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贯中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事件有哪些。

1、孟德献刀

大司徒王允心怀旧主,一心想除掉奸贼董卓,但是并无对策,便假装宴请朝中忠义之士前来祝寿,晚间才告知众位实情,为了擒董卓之策而烦忧,与各公卿商议。众人听罢,皆愤愤然,放声恸哭。唯有曹操大笑之,说众人不去想对策,只在此恸哭,怎么能除掉董卓。

大司徒单独见曹操,曹操说,用一招献刀杀人的计策可以除掉董卓,于是王允将自己收藏的宝刀送给曹操,方便行事。

第二天,曹操去见董卓,对董卓说"马羸行迟耳"董卓命吕布去选择良马送予曹操,董卓侧身于榻上,曹操正欲刺杀,拔刀间,董卓见衣镜之中有刀光闪过,立即斥问曹操,此时,吕布也回来了,曹操跪地举刀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然后假装说道:"让我试下此马。"曹操骑上马后飞奔而去。

之后董卓与吕布谈话时曾说道:"刚才曹操来见我时并未提到献刀,而且他为什么要在我熟睡之时拿出宝刀,刀光从镜子里闪出他突然慌忙跪下献刀时手里微微在发抖。"董卓凭这几个疑点断定曹操是行刺他的,立即下令火速追捕曹操。

2、煮酒论英雄

刘备参与了反曹操的政治流派中,刘备就在家里种菜掩饰身份。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青梅煮酒。曹操大谈当世英雄,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曹操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

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筷子不知不觉掉在地下,正巧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3、割须弃袍

曹操杀了马腾,黄奎之后,以为西凉无忧,便听从谋士陈群的意见再次讨伐东吴。东吴派鲁肃向荆州的刘备求助,于是诸葛亮修书给马腾之子马超,晓以大义。

马超便与马腾结义兄弟韩遂商议兴兵报杀父之仇。于是带领手下侯选、程银等八名武将,二十万士兵杀奔长安来。

曹操派曹洪、徐晃把守潼关,期限十日,结果曹洪性急,到第九日失去了潼关,曹操亲自带兵与马超韩遂对峙,结果马超英勇,杀得曹操割须弃袍。

曹操败退后坚守不出,马超则不断有羌族士兵加入,曹操反而高兴。曹操与谋士商议派兵偷渡水,绕道马超之后,截断其归路,韩遂献计说等曹操士兵渡到河中间的时候可以攻打。

结果曹操惨败,折了许多士兵,自己也受困,幸好有许褚保护,才安全渡河。曹操猜测第二天马超还会来,就挖了一些陷阱,马超中计,韩遂被困,幸亏有庞德救出。最后损失了两名武将,一些士兵。

4、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5、刮骨疗毒

水淹七军以后,曹操大将曹仁命令众多弓弩手,对着关羽乱箭齐发。关羽右臂中了毒箭,臂膀青肿,不能活动。这时候,名医华佗听说了,马上从江东赶来,为关羽医治。当时关羽怕影响军心,正跟马良下棋。

华佗检查了关羽的伤口说:“箭头有植物鸟头的剧毒。如果不及时治疗,胳膊就废了。”华佗提出治疗的方案:在僻静的地方立个柱子。上面钉上大铁环,让关羽受伤的胳膊穿过铁环,再用绳索系牢,用被子蒙住头。然后再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用药敷好,用药线缝上创口,才可以痊愈。

关羽说:“这很容易,还用什么环柱?”关羽一面跟马良下棋,一面伸出右臂,请华佗动手。华佗让一个小军官端着盆在下面接血,对关羽说:“我要下手啦,您不要害怕。”关羽说:“任凭先生医治,我怎么能跟凡夫俗子一样,害怕疼痛呢?”

华佗便割开他的皮肉,发现骨头已经变青,便用刀子刮除骨头上的药毒,悉悉地发出了声音。帐上帐下的将士见了,吓得脸色大变。关羽照旧饮酒下棋,完全没有痛苦的表情。工夫不大,盆子里面的血满了,华佗刮净了关羽胳膊上的药毒,敷上药,缝好了创口。

关羽大笑,站起身来,对将领们说:“我这条胳膊舒展自如,不疼痛了!华佗先生真是神医啊!”华佗说:“我当了一辈子医生,还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将军真是天神哪!”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事件?

1、184年2月,黄巾起义。

2、10月,张角病死。

3、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4、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5、12月,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6、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 ,卒年15。

7、2月,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8、191年,孙坚破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9、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卓。

10、6月,傕、汜围长安,杀允,败布。操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坚击表,战死。

11、193年,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2、194年,布击操。谦病亡,备领徐州牧。

13、195年10月,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4、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回长安。布占徐州,刘备投操。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5、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操讨伐张绣,失败。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6、198年9月,布攻打备,破小沛。

17、12月,操擒杀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8、199年11月,绣降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操。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备讨伐术,术病死。

19、200年,操诛杀承等。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20、10月,操偷袭乌巢。

21、201年,操败绍于仓亭。备投奔刘表。

22、202年5月,绍病死。

23、203年,权讨伐黄祖。

24、204年,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5、205年,操平定青州。

26、206年,操平定并州。

27、207年8月,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28、6月,操封为汉丞相,郭嘉病死

29、7月,操南征表。

30、8月,表病死。操杀孔融。

31、9月,刘琮降操。

32、11月,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33、209年10月,备与权之妹成亲。

34、210年,操建成铜雀台。瑜亡。公孙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兴兵伐韩、濊,建带方郡。

35、211年,操攻破马超。备入川。

36、212年10月,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备驻扎霞萌关。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37、213年5月,献帝封操为魏公,加九锡。

38、214年5月,权攻破宛城。

39、7月,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40、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操,事泄,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备,备自领益州牧。

41、215年7月,操征张鲁。

42、11月,鲁降操。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权。

43、216年,操称魏王。

44、217年2月,操进攻濡须口,权败。

45、218年,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46、219年7月,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47、10月,羽失荆州,被权杀害。

48、220年1月,操病亡。

49、10月,丕称帝,建魏国。

50、221年4月,备称帝。备伐吴。张飞遇害。

51、222年,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

52、223年,4月,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53、8月,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54、225年,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55、226年,丕病亡,曹睿继位。

56、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兵败。

57、227年,亮上书北伐。

58、228年,亮一伐中原。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亮二伐中原。

59、229年,权称帝。亮三伐中原。

60、230年,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

61、231年,亮第五伐中原。

62、234年,亮六出祁山。

63、8月,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64、235年1月,曹睿封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65、237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66、238年5月,魏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取带方、乐浪

67、8月,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

68、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69、240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魏带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70、241年,魏在淮河兴修水利。

71、242年,权派军攻打海南岛。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叛,寇西安平。

72、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伤亡惨重。

73、8月,幽州刺史毌丘俭从玄菟出发攻高句丽

74、9月,百济臣智袭取乐浪边民,后慑太守刘茂威归还

75、10月,魏军攻克丸都,东川王奔沃沮

76、11月,毌丘俭以王颀东追至挹娄界,刘茂、弓遵别遣伐濊

77、245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78、5月,魏军各路征伐高句丽的军队皆告捷,毌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

79、246年,毌丘俭两破高句丽。

80、247年,蜀将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颀继任带方太守,遣张政携诏书、黄幢等赴倭。

81、248年,懿封为丞相。

82、249年1月,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维伐魏。

83、250年,权废孙和为庶人,赐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维攻魏西平失败。

84、251年,魏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懿平定。

85、7月,懿亡。

86、252年,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87、253年,诸葛恪进攻魏,无功而返。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恪。

88、254年9月,师废曹芳。

89、10月,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90、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师。师亡。昭为大将军。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91、256年4月,昭讨伐诸葛诞。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滕胤等人。

92、257年,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93、258年,魏军破寿春,斩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綝。

94、260年5月,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95、6月,曹奂继位。

95、262年10月,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97、263年,昭三路伐蜀,蜀亡。

98、264年,钟会维密谋失败被杀。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99、265年,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00、12月,炎废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101、271年,吴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102、272年,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103、276年2月,东夷八国归化

104、7月,东夷十七国内附

105、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106、278年,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107、2月,东夷六国来献

108、279年,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

109、280年,西晋灭吴,皓降,吴亡。

扩展资料:

历史事件:

1、董卓之乱

董卓之乱,指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至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入朝后实行的专权暴政。中平六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

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汉献帝刘协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历时三年的董卓之乱,时间虽短,却使东汉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董卓专权暴政引起的诸侯讨伐,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东汉政权日趋衰败,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军阀混战的三国乱世由此开启。

2、袁术称帝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术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但袁术治理国家无方,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

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郡坐吃山空,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所阻拦。不得已撤回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

3、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4、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

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5、魏灭蜀之战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

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

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飞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

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前进到剑门关外时 被回援的蜀军阻拦,僵持不下。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

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灭蜀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中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术称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卓之乱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是什么

1、主要人物有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主要事件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

2、刘备

刘备(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3、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4、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相关文章

鼠字成语(鼠字成语10000个)

带鼠字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是我精心编辑的带鼠字的成语...

祝福语大全 2025-02-17 阅读1 评论0

三国演义主要事件(诸葛亮三国演义主要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连年灾荒,张角三兄弟在这个时候发动了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出...

祝福语大全 2025-02-17 阅读 评论0

苏东坡词(苏东坡词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 苏东坡最经典的十首诗词如下碧袭胡: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是:《定风波·重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蝶恋花·...

祝福语大全 2025-02-16 阅读3 评论0

我的漫画老师(我的漫画老师450字作文)

五年级漫画老师作文 我的漫画老师小学五年级作文篇1 她挺稚气的一张脸,白里透红。瓷娃娃似的,却硬生生的被同学们说成了“猴屁股”她也...

祝福语大全 2025-02-16 阅读3 评论0

冬至的着名诗句(冬至最有名的诗词)

描写冬至的古诗名句 描写冬至的古诗名句 描写冬至的古诗名句,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而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

祝福语大全 2025-02-16 阅读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