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稚子弄冰意思翻译)

新原 2023-01-26 34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稚子弄冰的意思

稚子弄冰的意思: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背景:

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提在手中。敲成玉磬穿林响,礼毕回署,后亦以苇或纸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稚子弄冰翻译是什么?

释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做一种打击乐器。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全文: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扩展资料: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

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稚子弄冰》古诗翻译。

《稚子弄冰》

南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二、古诗赏析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稚子弄冰

相关文章

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李将军列传)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李将军列传的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 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励志文章 2023-03-23 阅读1 评论0

大学开学寄语(大学开学寄语简短)

大学生开学寄语 大学生开学寄语:1.抱怨和不满并不会改变现实,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却可以改变一切。2.天下之大普为学生!愿开学之际祝你...

励志文章 2023-03-23 阅读2 评论0

现代诗爱情(现代诗爱情故事)

描写爱情的现代诗 爱情本是个不等式,没有谁可以预见感情天平的哪一端会重些,哪一端又会轻些。但是爱情就是这样,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尝试...

励志文章 2023-03-23 阅读1 评论0

表白的诗(表白的诗句)

关于表白诗句有哪些 1.表白诗句大全 凤求凰·琴歌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励志文章 2023-03-23 阅读3 评论0

清晨祝福语(清晨祝福语大全简短赞美)

早上最经典的美好祝福语 早上最经典的美好祝福语1 1、笑容不远,快乐好心境;幸福简单,凡事知足常伴;健康不难,遵循养生习惯;生活...

励志文章 2023-03-23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