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成语(出自孟子的成语)

茜熙 2022-12-2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如下:

不耻下问、手足无措、驷不及舌、温故知新、文质彬彬、血气方刚、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言必有中、言不及义、仁人志士、发愤忘食、犯上作乱、好行小惠、后生可畏、诲人不倦、惠而不费、家喻户晓、见义勇为、举一反三、理屈词穷、内省不疚、能近取譬。

出自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1、当仁,不让于师。

2、有事弟子服其劳。

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9、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

1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4、以约失之者鲜矣。

1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6、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1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0、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出自论语的四字成语

出自论语的四字成语有: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哀矜勿喜:《论语·子张》;饱食终日:《论语·阳货》;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不得好死:《论语·先进》不得其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惑之年:《论语·为政》。

四字成语的造句:

1、处变不惊,哀而不伤,乐不忘形,能做到这样,这是做人最大的成就了。只有真正做到成熟自处后,才能看穿和体验爱和生命中的秘密。

2、至少要有民国时期杰出法律人吴经熊的那种哀矜勿喜:“我判他的(死)刑只是因为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为这是我的意愿。

3、春节喜事连连,走亲访友天天;席间推杯换盏,醉眼迷离心欢;饱食终日伤身,健康才是关键;闲暇多多休息,心宽乐得悠闲;嘘寒问暖,祝你欢喜过年。

4、虽然开放了,但很多想法在我们脑子里还是根深蒂固,现实中高傲的人为谋生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却又总是不屑于不耻下问,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

5、只消你向自家屋里打点,孔子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毕竟以何闻道,夕死可耶?颜子不改其乐,所乐何事?但于此究竟,久久自然有个契合处。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有:不耻下问、随心所欲、温故知新、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

1、不耻下问:

读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随心所欲:

读音:suí xīn suǒ yù

解释: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温故知新:

读音:wēn gù zhī xīn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4、三十而立:

读音:sān shí ér lì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5、不惑之年:

读音:bù huò zhī nián

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出自论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及出处:

1、 文质彬彬 《雍也》

2、 先难后获 《雍也》

3、 行不由径 《雍也》

4、 一箪一瓢 《雍也》

5、 衣轻乘肥 《雍也》

6、 周贫济乏 《雍也》

7、 善为我辞 《雍也》 中道而废 《雍也》

8、 中庸之道 《雍也》

9、 不悱不发 《述而》

10、不愤不启 《述而》

11、不知肉味 《述而》

12、发愤忘食 《述而》

13、浮云富贵 《述而》

14、富贵浮云 《述而》

15、怪力乱神 《述而》

16、诲人不倦 《述而》

17、举一反三 《述而》

18、乐以忘忧 《述而》

19、乐在其中 《述而》

20、临事而惧 《述而》

21、求仁得仁 《述而》

22、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

23、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

24、生而知之 《述而》

25、述而不作 《述而》

26、死而无悔 《述而》

27、信而好古 《述而》

28、学而不厌 《述而》

29、一隅三反 《述而》

30、饮水曲肱 《述而》

31、用舍行藏 《述而》

32、用行舍藏 《述而》

33、择善而从 《述而》

34、执鞭随蹬 《述而》

35、暴虎冯河 《述而》

36、一隅之见 《述而》

3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

3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

39、大节不夺 《泰伯》

40、笃信好学 《泰伯》

41、犯而不校 《泰伯》

42、六尺之孤 《泰伯》

4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泰伯》

44、任重道远 《泰伯》

45、死而后已 《泰伯》

46、一息尚存 《泰伯》

47、不敢问津 《泰伯》

48、战战兢兢 《泰伯》

49、如临深渊 《泰伯》

50、如履薄冰 《泰伯》

51、而今而后 《泰伯》

52、为之动容 《泰伯》

53、学如不及 《泰伯》

54、不舍昼夜 《子罕》

55、待价而沽 《子罕》

56、后生可畏 《子罕》

57、空空如也 《子罕》

58、喟然长叹 《子罕》

59、苗而不秀 《子罕》

60、年富力强 《子罕》

61、善贾而沽 《子罕》

62、逝者如斯 《子罕》

63、斯文扫地 《子罕》

64、松柏后凋 《子罕》

65、岁寒知松柏 《子罕》

66、秀而不实 《子罕》

67、循循善诱 《子罕》

68、仰之弥高 《子罕》

69、勇者不惧 《子罕》

70、欲罢不能 《子罕》

71、韫椟而藏 《子罕》

72、知过必改 《子罕》

73、凤鸟不至 《子罕》

74、河不出图 《子罕》

75、喟然而叹 《子罕》

76、博闻约礼 《子罕》

77、卓尔不凡 《子罕》

78、卓尔不群 《子罕》

79、各得其所 《子罕》

80、功亏一篑 《子罕》

81、衣蔽蕴袍 《子罕》

82、侃侃而谈 《乡党》

83、敛容屏气 《乡党》

84、屏气凝神 《乡党》

85、屏声息气 《乡党》

8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

87、适可而止 《乡党》

88、鱼馁肉败 《乡党》

89、每事问 《乡党》

90、春风沂水 《先进》

91、登堂入室 《先进》

92、过犹不及 《先进》

93、理屈词穷 《先进》

94、鸣鼓而攻之 《先进》

95、群起而攻之 《先进》

96、三复斯言 《先进》

97、舍己为人 《先进》

98、升堂入室 《先进》

99、言必有中 《先进》

《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

《为政篇第一》

1-1、【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论语·学而》(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5、【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6、【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8、【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论语·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1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1、【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2、【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论语·学而》(1·10):“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1-13、【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学而》(1·1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14、【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学而》(1·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15、【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论语·学而》(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16、【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1·15):“《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17、【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论语·学而》(1·15):“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篇第二》

2-1、【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论语·为政》(2·1):“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论语·为政》(2·1):“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论语·为政》(2·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4、【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5、【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6、【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7、【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8、【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9、【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10、【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论语·为政》(2·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11、【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论语·为政》“子游问孝”(2·7)、“子夏问孝”(2·8)。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2-12、【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论语·为政》(2·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3、【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成为像器皿一般只具有单一用途的人。《论语·为政》(2·12):“君子不器。”

2-14、【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论语·为政》(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2-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学习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论语·为政》(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异端邪说】--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论语·为政》(2·1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论语·为政》(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8、【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论语·为政》(2·1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2-19、【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论语·为政》(2·18):“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20、【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论语·为政》(2·19):“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论语·为政》(2·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2、【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2·24):“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篇第三》

3-1、【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论语·八佾》(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论语·八佾》(3·9):“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3-3、【了如指掌】【了若指掌】【如指诸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论语·八佾》(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4、【告(gù)朔饩(xì)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论语·八佾》(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3-5、【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论语·八佾》(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6、【乐而不淫】--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论语·八佾》(3·2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7、【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论语·八佾》(3·2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8、【成事不说】--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论语·八佾》(3·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9、【既往不咎】【不咎既往】--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论语·八佾》(3·21):“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10、【尽美尽善】--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论语·八佾》(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里仁篇第四》

4-1、【里仁为美】--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论语·里仁》(4·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造次颠沛】--流离失所,生活困顿。《论语·里仁》(4·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3、【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论语·里仁》(4·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论语·里仁》(4·8 ):“朝闻道,夕死可矣。”

4-5、【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论语·里仁》(4·9 ):“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无适无莫】--适:厚;莫:薄。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论语·里仁》(4·1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4-7、【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论语·里仁》(4·1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4-8、【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论语·里仁》(4·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游必有方】--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论语·里仁》(4·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0、【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论语·里仁》(4·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11、【讷言敏行】--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论语·里仁》(4·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冶长篇第五》

5-1、【瑚琏之器】--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论语·公冶长》(5·4):“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5-2、【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论语·公冶长》(5·9):“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5-3、【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论语·公冶长》(5·9):“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5-4、【朽木不雕】【朽木难雕】【朽木不可雕】--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论语·公冶长》(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5-5、【朽木粪土】【朽木粪墙】--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论语·公冶长》(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5-6、【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论语·公冶长》(5·10):“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7、【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论语·公冶长》(5·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论语·公冶长》(5·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善与人交】--善于与别人交朋友。《论语·公冶长》(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0、【三思而行】【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论语·公冶长》(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5-11、【愚不可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论语·公冶长》(5·21):“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12、【斐然成章】--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论语·公冶长》(5·22):“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13、【不念旧恶】--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论语·公冶长》(5·23):“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14、【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论语·公冶长》(5·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15、【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论语·公冶长》(5·27):“已矣乎,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来自论语的成语

来自论语的成语: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5.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不亦乐乎

【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博施济众

【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12.博文约礼

【解释】:博:广泛;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3.察言观色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成仁取义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相关文章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词中的爱情经典!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历史上无数的文学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其中又以古诗词中的爱情经典最为经典。古诗词中的爱情经典,如《离骚》中的“无可...

祝福语大全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你读完《青春之歌》后有什么感想?

作为一本畅销书,《青春之歌》已经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本关于青春、人生和爱情的启示录。读完这本书后...

祝福语大全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什么是执牛耳?它的含义是什么?

执牛耳这个词源于《论语》,其中孔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天...

祝福语大全 2024-04-06 阅读2 评论0

李白诗选千古流传的李白诗歌及其解读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自由,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人们传颂,...

祝福语大全 2024-04-06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