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四(咏怀古迹其四原文)

admin 2023-07-1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咏怀古迹·其四》原文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咏怀古迹·其四》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咏怀古迹·其四》原文及赏析 篇1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译文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像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注释

蜀主:指刘备。

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野寺:原注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

伏腊:伏天腊月。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赏析

第四首咏怀的是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像。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此诗通过先主庙和武侯祠邻近的描写,进而赞颂刘备、诸葛亮君臣际遇、同心一体,含有作者自己论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抱负不能施展的感慨。在艺术描写上和前几首又有所不同。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

《咏怀古迹·其四》原文及赏析 篇2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杜甫

杜甫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赏析】

“有无闪烁”是艺术辩证法中的虚实结合手法。这种手法既可用以叙事,也可用来写景状物。用此法写景,常常把现实中的景物和想象中的景物叠印在一起,构成一种亦真亦幻、有无闪烁的意象,用以抒发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并将读者带进一种崭新的艺术境界。在《咏怀古迹五首》咏蜀先主的诗里,其中的颔联就用了“有无闪烁”的手法。这首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时,夔州的永安宫是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行宫,翠华车盖、琼楼玉殿曾极其壮丽。可现在呈现在诗人眼前的却只有荒山野寺。“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就是诗人驰骋想象,抚今追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创造的意象。“翠华”、“玉殿”虽是幻景,却赫然置于句首,写得极有声势,“咏之如见当时气象”,使读者感到虽虚幻却逼真。因为这些壮丽的景物虽是诗人的想象,但却是有迹可追、有形可据,翠华虽无,苍山依旧,玉殿虽虚,寺庙犹存。而这空山野寺之所以成为文人凭吊、村翁祭祀的古迹,正是因为它们曾是蜀先主的翠华玉殿。这正是虚赖于实的生发,实赖于虚而永存,益发让人感觉“有无闪烁”、真假难辨,“纵横隐现”。

陆时雍的《诗镜总论》指出,构成诗歌意境的应是“皆其然而不必然之词”,“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诗的境界当在真与幻、即与离、似与不似之间,太真太即,则失于死板,太幻太离,又失于荒诞,惟有亦真亦幻、不即不离、“有无闪烁”,才能“意广象圆”,盎然富有诗趣。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咏怀古迹五首 其四

          (唐·杜甫)押东韵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入仄平平仄平入    平平入仄仄平韵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

仄平仄仄平平仄    入仄平平仄仄韵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仄仄平平平仄入    仄平入入仄平韵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仄平平入平平仄  入仄平平仄仄韵

入声字: 蜀,峡,亦,玉,鹤,伏,腊,屋,一

首句仄起仄收不入韵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永安宫:宫殿名。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节县 城内。公元222年, 蜀汉 先主 刘备 伐 吴 ,在 猇亭 战败后,驻军 白帝城 (即今 奉节城 ),建此宫,次年死于此。

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野寺:原注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

岁时:一年,四季。

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大意:

刘备出兵伐吴的时候就驻扎在三峡夔州,后来他驾崩也是在夔州永安宫。

遥想当年天子出征的仪仗在山中浩荡,曾经的宫殿如今却在乡村野庙边湮没。

庙里的杉树松树上,被鹤做了巢;每年伏祭和腊祭之日,村里的老头会过来祭拜。

诸葛丞相的祠庙就在这宫庙的附近,犹为一体的君臣一同享受着人们的祭奠和追念。

析:首联述刘备往事,点出所怀之地,有为之叹惋之意。中二联描绘永安宫之景,一虚一实,一静一动。翠华玉殿言当年气势,空山野寺是如今风景,两相对比尽在想象和虚无里。颈联承颔联意,杉松巢鹤言其古,亦言其荒,下句则一转,伏腊走村翁,每逢节日依然有人来祭祀。尾联点出武侯祠,也即明确诗人咏怀真正本意,非只为咏先主,而是感念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契,鱼水同心,反观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而无限感叹。一体君臣既是作者认为诸葛亮的最大价值体现,也是作者自己永远再也无法实现的梦。

咏怀古迹其四的具体赏析,要一句一句的

赏析:

这首诗咏怀的是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

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

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其四》原文: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译文: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咏怀古迹》是杜甫凭吊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的,宋玉的《高唐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

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

这诗便是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色,艺术独到。

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崩驾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古诗咏怀古迹其四的带拼音版

古诗咏怀古迹其四带拼音版,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一起学习一下古诗咏怀古迹其四带拼音版,古诗咏怀古迹其四翻译,以及古诗咏怀古迹其四赏析吧!

古诗咏怀古迹其四带拼音版

yǒng huái gǔ jì qí sì

咏怀古迹其四

dù fǔ

杜甫

shǔ zhǔ kuī wú xìng sān xiá , bēng nián yì zài yǒng ān gōng 。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cuì huá xiǎng xiàng kōng shān lǐ , yù diàn xū wú yě sì zhōng 。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gǔ miào shān sōng cháo shuǐ hè , suì shí fú xī zǒu cūn wēng 。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wǔ hóu cí wū cháng lín jìn , yī tǐ jūn chén jì sì tóng 。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古诗咏怀古迹其四翻译

当年刘备出兵谋攻东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昔日仪仗旌旗仍在空山浩浩荡荡的飘扬,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巢栖息,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诸葛武侯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生前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古诗咏怀古迹其四赏析

第四首咏怀的是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发抒了无限感慨。在艺术描写上和前几首又有所不同。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

杜甫 咏怀古迹·其四

《咏怀古迹其四》

作者: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释: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平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译文: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

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

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

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武侯祠庙长年在附近为邻;

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抒发了无限感慨。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

《咏怀古迹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释:

1、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2、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3、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观名),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四川巫山县。岂梦思:意谓宋玉作《高唐赋》,难道只是说梦,并无讽谏之意?

4、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译文: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赏析: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释:

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译文:

战乱之际,

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

辗转入蜀,

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

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

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

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

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

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

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赏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五

《咏怀古迹其五》

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1、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

2、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

3、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

4、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

5、伯仲之间: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是说不相上下,也即当于伊吕间求之之意。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

6、指挥若定:言诸葛亮治政用兵从容镇定。

7、失萧曹:意谓萧、曹虽也是宗臣,比之诸葛亮未免不及。

8、祚:帝位。

译文:

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

千士流芳;

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

肃穆清高。

天下三分的局势,

是经他策划运筹;

千百年来,

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

他辅佐刘备,

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

指挥从容镇定,

萧何曹参不能比超。

时运不好,

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

心志虽坚,

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

赏析:

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

相关文章

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

四边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由四条线段所围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四边形的种类有很多,如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等。...

名人名言 2024-04-06 阅读1 评论0

云雾缭绕的景象是什么样子的?

云雾缭绕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它让人们感到神秘和惊奇。云雾缭绕的景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云雾缭绕的原理云...

名人名言 2024-03-24 阅读2 评论0

什么是经典童谣?

童谣是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韵律,传递有趣、生动、富有想象力的内容,适合儿童欣赏和学唱的歌谣。经典童谣则是指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广泛、影...

名人名言 2024-03-23 阅读11 评论0

如何做到淡然一笑?

淡然一笑,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它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保持镇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那么,如何做到淡然一笑呢?下...

名人名言 2024-03-23 阅读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