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常常被用来比喻勇猛、强大、威武等特征。虎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因此,许多成语和谚语中都出现了虎的形象。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虎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一、虎的成语
1、虎背熊腰
虎背熊腰是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威武。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汉书·霍去病传》中的一句话:“身长八尺,虎背熊腰,膂力过人。”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身材高大、健壮的人。
2、虎头蛇尾

虎头蛇尾是形容开始时声势浩大,但最终没有结果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庄子·外物》中的一句话:“虎头蛇尾,乘舆无轴。”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没有结果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3、虎口余生
虎口余生是形容在危险中幸存下来。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句话:“虎口余生,蟠木不折。”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在危险中幸存下来的人或者事情。
4、虎视眈眈
虎视眈眈是形容凶狠的眼神,也可以形容对某个人或者事情怀有恶意。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左传·僖公十二年》中的一句话:“虎视眈眈,欲食人肉。”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凶狠的眼神或者恶意。
5、虎落平阳
虎落平阳是形容强盛的势力被败退,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后汉书·王凌传》中的一句话:“虎落平阳,被犬欺也。”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强盛的势力被败退,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影响力。
6、虎步龙行
虎步龙行是形容行动迅速、灵活,有力有势。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句话:“虎步龙行,风云变色。”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行动迅速、灵活,有力有势的人或者事情。
7、虎威熊态
虎威熊态是形容形体威武、气势磅礴。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庄子·外物》中的一句话:“虎威熊态,魍魉之祸。”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形体威武、气势磅礴的人或者事情。
8、虎口拔牙
虎口拔牙是形容勇猛果敢,有胆有识。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战国策·楚策三》中的一句话:“虎口拔牙,不顾身。”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勇猛果敢,有胆有识的人。
9、虎气盈胸
虎气盈胸是形容气势威猛,有胆有识。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句话:“虎气盈胸,志士之节也。”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气势威猛,有胆有识的人。
10、虎踞龙盘
虎踞龙盘是形容居高临下,有统治地位。这个成语的出处据说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虎踞龙盘,万物之灵也。”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居高临下,有统治地位的人或者事情。
二、虎的谚语
1、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者一旦失势,就会被弱者欺负。这个谚语的出处和虎落平阳的成语一样,也出自《后汉书·王凌传》中的一句话。
2、虎头蛇尾
这句话的意思和虎头蛇尾的成语一样,是形容开始时声势浩大,但最终没有结果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
3、虎视眈眈
这句话的意思和虎视眈眈的成语一样,是形容凶狠的眼神,也可以形容对某个人或者事情怀有恶意。
4、虎口拔牙
这句话的意思和虎口拔牙的成语一样,是形容勇猛果敢,有胆有识。
5、虎威熊态
这句话的意思和虎威熊态的成语一样,是形容形体威武、气势磅礴。
三、结语
虎是一种凶猛的野兽,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形象。虎的形象被用来比喻勇猛、强大、威武等特征,因此,在许多成语和谚语中都出现了虎的形象。通过了解这些成语和谚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