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孤独六讲摘抄)

映筠 2023-05-1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孤独六讲》经典语录

《孤独六讲》经典语录

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

——蒋勋《孤独六讲》

每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蒋勋《孤独六讲》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蒋勋《孤独六讲》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蒋勋《孤独六讲》

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蒋勋《孤独六讲》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蒋勋《孤独六讲》

成熟的爱是倚靠不是倚赖,倚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

——蒋勋《孤独六讲》

所以最好的文学就是在语言的精准度里制造语言的暧昧。

——蒋勋《孤独六讲》

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可是我相信,如柏拉图的寓言,每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半,尽管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但孤独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无可避免的命题。

——蒋勋《孤独六讲》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到巨大的空虚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干的原因。

——蒋勋《孤独六讲》

我们心灵一旦不再那么慌张地去乱抓人来填补寂寞,我们会感觉到饱满的喜悦,是狂喜,是一种狂喜。 就像气球,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整个心灵也因为孤独而鼓胀了起来,此时便能感觉到生命的圆满自足。 只是有时,这份鼓胀的思维,也能瞬间随着气球的爆破而徒剩满溢的落寞。

——蒋勋《孤独六讲》

若是民众无法思考,社会的繁荣强大都是假的,都将毁于一旦。

——蒋勋《孤独六讲》

有时候你会发现,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在孤独的状态,你跑得愈快,孤独追得愈紧,你将不断找寻柏拉图寓言中的另外一半,却总是觉得不对;即使最后终于找到“对的”另外一半,也失去耐心,匆匆就走了。 “对的”另外一半需要时间相处,匆匆来去无法辨认出另外一半的真正面目。

——蒋勋《孤独六讲》

所以我说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有时候我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蒋勋《孤独六讲》

“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他所发出来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

——蒋勋《孤独六讲》

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就像柏拉图说的,人注定要被劈开,去寻找另一半,而且总是找错。大团圆的文化是让我们偶尔陶醉一下,以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可是只要你清醒,你就知道个体的孤独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

——蒋勋《孤独六讲》

我们希望用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却又怕亵渎,如果不够亲近,又会疏远,于是我们用的语言变得很尴尬。在电影中呈现的就是这种“孤独的温暖”,因为当你站在火车月台上,大家就会互相鞠躬道早,日复一日重复着这些敬语、礼数,可是永远不会交换内心的心事。 ...... 我相信人最深最深的心事,在语言里面是羞于见人的,所以它都是伪装过的,随着时间、空间、环境、角色而改变。语言本身没有绝对的意义,它必须放到一个情境里去解...

——蒋勋《孤独六讲》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我想谈的就是这样子的孤独感。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

——蒋勋《孤独六讲》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

——蒋勋《孤独六讲》

我想说的是一种语言的孤独,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

——蒋勋《孤独六讲》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结论,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我通常会很快的找到一种能够接受的结论,因为有顾虑结论来的太快,通常之后会反复去想这个结论的其他方面,所以看起来我总是放不下某些事情。 我很不喜欢那种大而化之的结论,绝对的是或不是,有或没有,他们似乎要让你一切思维活动都在它的绝对前停止。

——蒋勋《孤独六讲》

那匹走向旷野的孤独的狼,就是人类最后的高贵品质,那种不被环保、不被豢养、不被驯服的孤独──狼驯服了就是狗,都变成狗以后,只有宠物,自我的征服性和自我的挑战性不存在生命里面。

——蒋勋《孤独六讲》

孟子说人性本善,人是性善的发扬;另一个非常大的荀子流派,则说人性是恶的,因为性恶,才需要很多的教养和禁忌去限制。

——蒋勋《孤独六讲》

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你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去意义,当你开始寻找时,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蒋勋《孤独六讲》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 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也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 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 我看到暴力者试图以枪声打破死寂,但所有的枪声只是击向巨大空洞的孤独回声。

——蒋勋《孤独六讲》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蒋勋《孤独六讲》

青春的美是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

——蒋勋《孤独六讲》

我将卓文君视为一个革命者,就是因为她听到父亲的威胁后,当场与父亲决裂,和司马相如私奔。最厉害的是私奔也不跑远,就在爸爸家门口当 鑪 卖酒, 汪精卫,他在十七、八岁时,梦想著中国的改革,所以他去刺杀慈禧太后、刺杀五大臣,后来事 洩 被捕,在狱中写了一首诗,末两句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年轻的头就是要去革命,何必留在脖子上?何等豪气。因为很多人欣赏他的诗

——蒋勋《孤独六讲》

例如统独的问题,是台湾最值得思辨的一个问题,可是直到现在,很少看到两个人好好坐下来,说他为什么赞成统一,或为什么赞成独立。我们很少与人进行思辨,只是急着发表结论,当对方的结论和自己不一样时,就是举拳头决定了。

——蒋勋《孤独六讲》

其实母亲手上一直握有一把剪刀,专门剪孩子的头发,比中学时代教官手中那一把更厉害。这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叫爱或是关心。

——蒋勋《孤独六讲》

;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最初是听蒋勋先生自己讲的有声书。不记得听过几次,有时只是随意打开,从任意段落放下去。先生的声音有种让人特别安静的力量,让书里关于“孤独”的主题,也不再显得那么沉重阴暗。

“孤独”在汉字里不是一个褒义词,读到会让人有哀婉悲伤的联想。虽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喜欢围绕着这两个字大做文章,但“孤独”还是让人惶恐的。人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也终将独自离开,“孤独”如同“死亡”一样是我们绕不开的命题。

孤独六讲提到了“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每一种状态,都是我们人生中可能遭遇的。既然无可避免,知道了早做心理准备,等发生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惊慌害怕。人活着无论心理和行为都需要出口,这是孤独的转化。

因为孤独的缘故,我们觉得生活不完美。但在庄子的哲学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种“自负的孤独感”,想来孤独也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在潜意识中抗拒孤独,所以努力让自己变得合群。但面对那么多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思想,想得到共鸣,不再孤独,也只是空想而已。

先生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孤独的时候心一定比较安静,我们大抵是需要这样安静去感知周遭的世界,内观自己灵魂的。无论学习多少知识,都无法替代自己对生命的感知。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点时间思考,跟自己好好相处,好好爱自己。

这两年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多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不记得以前哪位老师说过,哲学家多生活在寒冷地带。因为漫天风雪,无处可去,就有了更多坐在家中思考人生的机会。虽是一句戏言,也道出了孤独的好处。热闹终究无法让人理性客观,倒是独处可以帮助我们跳脱环境的束缚,审视自己。

我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鲜于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在。这种包裹产生的疏离感也是孤独的缘由。即使在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我们也未必不孤独。任何一种教育,都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享受“孤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显得如此无知。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因为可以一个人欢喜地做这些事。读别人的文字,在他们的时空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和思想,而与文字的对话,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与周围联结。孤独的时候,读书是非常好的享受方式,无论悲喜,无问东西。

“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思维,用有限的思维图解无限的孤独,注定徒劳无功吧。”但无论如何,伟大的思想,好的艺术作品,都来自这些孤独的思考。读先生的文字相较于他的有声书有更多被忽略的细节,听书和看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孤独六讲| 孤独与美学

  蒋勋先生的 《孤独六讲》,只能说

当高中作文素材蛮合适的

而在我的期待中,倘若这本书能对【孤独是什么】,【孤独的本质】再探究一二就更好了。

好了,这当然是 开玩笑 ,正经的推荐应该是这样的:

01

情欲孤独

蒋勋先生将最为看中的情欲孤独放在了第一章,谈及我们的儒家文化,对于孤独从来都是避而不谈,所以今天的我们还学不会如何孤独。

我们害怕孤独,所以不断追寻不孤独的方法,从而造成更盛大的孤独 ,因为我们还没学会去享受它,接受它。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讲究的是群体文化,所以我们不允许孤独 。

张爱玲写道,清晨起来不把房门打开,就会被认为是在里面干坏事,我们似乎没有给隐私什么空间,而在欧洲,他们已经认识到孤独,更加注重个人的隐私。

儒家文化避谈死亡一如避谈孤独,可是死亡是人一生的命题,又怎么能够逃避,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个文化挺软弱的。

我想到一期《奇葩说》,那期的辩题是: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平常伶牙俐齿的辩手们遇到这个涉及生死的辩题全都泪奔,从某些方面来讲,是因为我们对生与死的话题讨论得太少,还学不会如何面对这个终极命题。我印象最深的是马东的一段话,马东的父亲突然离世,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放下。

最后他说:“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所有汉文化里面的人缺的一课。所有有宗教的民族,关于宗教的一个出发点,都是死亡开始。它因死而告诉你怎么生活?或者说它试图给你解释死亡。我们儒家文化里面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所以别聊。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回避这个事,不许聊甚至不许想。”所以我们学不会面对生死,孤独亦是如此,避而不谈并不能使孤独消失,相反它是造成孤独不好的原因。

庄子多有趣啊,抱着骷髅睡觉,与死亡对话。我想他是真正看透死亡本质的人。

02

语言孤独

在语言孤独里,蒋勋先生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宁波老太太和法国老太太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聊了很久,全然没有任何不愉快和误会。相反的,有着相同语言的人们不停地说着话,相互谩骂,攻击,伤害。

有着相同语言的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好像自己变成在荒野上一个喃喃自语的怪物。”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语言孤独的一种状态。

蒋勋先生还在里面讲了几段很有趣的对话,比如《水浒传》里宋江借用语言来打破孤独感,宋江问:“你白天都在做什么?”

阎惜姣回答:“我干什么?我左手拿了一个蒜瓣,右手拿一杯凉水,我咬一口蒜瓣喝一口凉水,咬一口蒜瓣喝一口凉水,从东边走到西边,从西边走到东边……”我第一次见有人把“无聊”用这么拐弯抹角充满趣味的话来表达。

还有庄子的“鱼之乐”逻辑辩证以及禅宗公案里的对话,朴实中蕴含深刻的含义。这些对话让人深感语言的魅力。

最后蒋勋先生告诉我们:语言需要颠覆性,当它不再是习惯的模式,不再具有沟通性,只是一个声音,承载着思想,才是语言的本质。

03

革命孤独

革命二字对我们来说其实是相去甚远的,我们无法感同深受,亦无法深有体会。但是你读来却有一份悸动,你会对司马迁《史记》里的孤独者失败者而感动和遗憾,会对卓文君、秋瑾这些将生命活出自我,活出惊人的美的传奇女子深深的佩服。这些我们都能从许多书中窥探一二,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他们生命最后的荒凉和孤独,梦想无法完成、世人不解的孤独感。

特别的年代和留学经历赋予了蒋勋先生对革命独特的见解,他说革命是一种激情,是青春的一种仪式,有时人们不是因为革命而革命,可能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小事而参加学生运动,它更像是一场巨大的嘉年华会,正如蒋勋的同学问他的那样:“我今天要去示威,你觉得我穿哪件衣服比较好?”原来革命是可以重新注解的,这些是他在台湾,是我们所看不到,以及想不到的,原来革命可以是这样的。

在这章有一句话:“革命者的孤独是革命者迷恋自己年轻时的洁癖,并且深信不疑。”这句话乍看拗口且无法理解,如果看到里面的事例可能就理解了。在某段年轻的时候,我们给自己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国度,你单纯地相信世上的美好,相信每个人的道德都是高尚的,容不下任何沙子。直到有天现实告诉你不是那样的,是我们梦醒的时分,也是我们务实的时刻。

有时我会想,在那样的年代,我会参加革命吗?你们会吗?

04

暴力孤独

“暴力会因为被掩盖而消失吗?我不认为。”在没看这章之前,我想很多人没想过自己的内心深处会有暴力的潜藏,我们明明对它嗤之以鼻。可是我们深知蒋勋先生说得没错,他年少时看马戏团,看到驯兽师将头放进狮子口中,有一瞬间希望狮子一口咬下去。这就是我们内心的暴力,我们在某些时刻会有类似他这种恐怖性和暴力性的念头,只是大家不敢去揭发,并随着成长,慢慢视之不见了。

所以隐藏暴力避而不谈并不能让它消失,正如避而不谈孤独只会让人们更孤独,当我们学会去正视它、探讨它,并上升到美学层次时,它反而不那么危险了。

如果我们希望回到社会去观察各种暴力形态时,能有更冷静的省思能力,就必须去深入探讨。

人性对“恶”有更充足的了解,才能有“善”的发扬。我们一定要知道,性善论和性恶论单独存在时都没有意义,必须让两者互动,引导到思辨、思维,才能对人性有最更深层、更高层次的探讨。

05

思维孤独

学习新闻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思维的重要性,它至少能够让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自己的冷静思考和想法,而不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年少的时候,我们会背很多的古诗和课文,但不求甚解,更大一些的时候,老师会直接告诉我们意思和答案,在我们的教育里,我们得到的都是结论式的答案,而缺乏对这个过程的探讨和推理,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在柏拉图的《飨宴篇》里就针对一个主题,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人们各自提出对这个议题的解释。是否会有结论?柏拉图反而不太关心。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棒的事。

在我们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辩论到最后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的,双方的论点都没有对错之分,而在这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思维的碰撞。当我们学会静下来思考、怀疑的时候,认识到孤独的圆满性时,思维就会慢慢发展。

06

伦理孤独

伦理是最困扰社会的一个议题,我们常常面临两难的伦理困境,难以抉择。在这里,蒋勋先生也没有答案,只是他对“伦理”“乱伦”给了更为弹性的诠释,而不是我们简单粗暴的固定解释。 

在这里,他举了古埃及皇室在不同的年代对婚姻的不同规范,说出自己的论点:从人类学的角度理解所谓的“伦理”和“乱伦”,其实是一直在适应不同时代对道德的看法。道德对人类的行为,预设了一个范围,范围内属于伦理,范围外就是乱伦。所以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这个时代所坚持的伦理,会不会在另一个时代被当成乱伦。

蒋勋先生认为,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个体的孤独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只有个体更独立的状况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倚赖。我想,这才是最好的爱。

文章声明:

书摘自《孤独六讲》

整理于  密涅瓦的夜猫子

公众号 : 密涅瓦的夜猫子,坚持每天读一本书,一首诗,道一声晚安,盼在茫茫人海,遇见你。

态度 : 春困秋乏,晨起读书,寻找有缘的书友。

相关文章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数百万人感染HIV,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

励志文章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你知道苏州安全教育平台是什么吗?

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苏州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安全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苏州市政府于近年...

励志文章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怎样写一篇400字的读后感?

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通过读书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这...

励志文章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感动人心的关于母爱的诗歌赏析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她是一种无私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爱。母亲的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她们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更是我们成长...

励志文章 2024-04-06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