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张伯端和紫阳的关系)

沐文 2023-01-1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张伯端的轶事典故

清朝时《临海县志》记载: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嗜鱼戏匿之梁间。……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因赋诗曰:‘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衍。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经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因按火烧文书律遣戍”。事实是不是如此所说,让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重回到张伯端的生活年代去看一看吧。

宋临海人陈耆卿(1180~1237年)在其所著的《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五中称:张伯端郡人,字平叔”。大家都知道,宋代时,设府于州,“郡”即州府所在地。临海是台州的所在地,故“郡人”的意味自是不言而喻。而后,言称张伯端为“天台璎珞街人”或“璎珞街人”,还有玉枢子王建章的《历代仙史》及《张真人本末》与清康熙《临海县志》等。按戚学标《台州外书》,璎珞街在临海“府治东北,有宋真人张伯端故宅,即今紫阳楼是也”。陈耆卿本为临海人,其生活年代与张伯端仅相差百余年,有关张伯端生平活动的口碑和史实,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陈耆卿受学于叶适,文章法度,具有师承。他所著的《嘉定赤城志》为台州总志,以所属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条分件系,分十五门。宋世荦赞其志“积十数年参考之功,创千百载遗缺之迹,词旨博赡,笔法精严,称杰构焉”。因此,陈耆卿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即张伯端为临海人。

清雍正皇帝在其御书的《道观碑文》中讲得更明白了:“紫阳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尤其重要的是,齐召南在清乾隆三十二年所撰的《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卷七中,清清楚楚的有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之记载。齐召南(1703~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城关人。自幼聪颖,有“神童”之誉。后累官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礼部侍郎等职。曾得到乾隆皇帝“不愧是博学鸿词“的赞美。作为一个天台人,早在清乾隆时就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张伯端的籍贯问题,足见其治学的严谨。再则,临海历代《县志》均记载有张伯端及其生平,而天台没有;临海城内有紫阳故居、紫阳道观,天台也没有。这些于陈耆卿的记载相印证,足以证明张伯端为临海人,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张伯端年轻时聪明好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云:“张伯端,天台人也。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历四方。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陆龙图公诜,镇益都,乃依以游蜀,遂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修炼功成,作《悟真篇》行于世。

尝有一僧,修戒定慧,自以为得最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顷刻辄到。一日,与紫阳相遇,雅志契合。紫阳曰:“禅师今日能与同游远方乎?”僧曰:“可也。”紫阳曰:“唯命是听。”僧曰:“愿同往杨州观琼花。”紫阳曰:“诺。”于是,紫阳与僧处一净室,相对瞑目趺坐,皆出神游。紫阳才至其地,僧已先至。绕花三匝,紫阳曰:“今日与禅师至此,各折一花为记。”僧与紫阳各折一花归。少顷,紫阳与僧欠伸而觉。紫阳云:“禅师琼花何在?”僧袖手皆空。紫阳于手中拈出琼花,与僧笑玩,紫阳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人者,亦间见矣。”紫阳遂与僧为莫逆之交。后弟子问紫阳曰:“彼禅师者,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紫阳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弟子曰:“唯。”

紫阳常云:“道家以命宗立教,故祥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祥言性而略言命。性命本不相离,道释本无二致。彼释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是为最上乘法,故号曰金仙。传大士诗云:‘六年雪岭为何因,只为调和气与神。一百刻中为一息,方知大道是全身。’钟离正阳亦云: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出凡龙。以此知,释迦性命兼修分晓。其定中出阴神,乃二乘坐禅之法,奈何其神属阴,宅舍难固,不免常用迁徙。一念差误,则透灵别壳异胎,安能成佛?是即我教第五等鬼仙也。其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入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舍而已。其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故神仙不取。释迦亦云:‘惟以佛乘得灭度,无有余乘。’又曰:‘世间无有二乘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尔。’释迦之不取二乘,即我教之不取鬼仙也。奈何人之根器、分量不同,所以释氏说‘三乘之法’;道家分‘五等仙’、三千六百旁门法也。钟离真人云:‘妙法三千六百门,学人各执一为根。岂知些子神仙诀,不在三千六百门。’此正释迦所谓‘惟一佛乘得灭度’之意也 。”

张伯端坐累谪岭南兵籍后,由于官场无望,遂在“晚年浪迹云水(今广东乐昌县),访求大道”。治平年间(1064~1067年),适逢余杭陆介夫知桂州,得以“引置帐下,典机要”。熙宁二年(1069年),陆介夫改知成都,张伯端随同前往,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以夙志不回,初成愈格,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陆介夫死后,张伯端失去依托,遂“自成都归于故山”。回临海后,“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乃扬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山矣”。其后,张伯端再次出山,“转秦陇”。并遵陆介夫遗嘱,往荆南(今湖北江陵)得转运使马处厚资助,“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陕西紫阳县紫阳洞)修炼”。最后,张伯端回到临海隐居,往来于灯坛、盖竹、龙顾及天台的桐柏、赤城之间。

元丰五年(1082年),张伯端在百步(今临海百步)“天炎浴水中”,趺坐而化。所留《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弟子“用火烧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色皆绀碧”。张伯端死后,百步乡里在其羽蜕之地立“紫阳化身处”纪念碑。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台州郡守叶筑改城内黄牛坊桥为“悟真”桥,以示对张伯端的纪念。后又有悟真坊、悟真庙等纪念性的街区和建筑出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台州府推官张滂在百步修建紫阳庵,并重修碑石,题曰:“重修紫阳题诗碑记”。清雍正十年(1732年),世宗皇帝敕封张伯端“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号。并亲撰《道观碑文》,命工部主事刘长源来临海,于其故居璎珞街和羽化地百步,及天台山桐柏宫,各建“紫阳道观”一所,用以祀祠张伯端。

张伯端的出名,是因为其所著的《悟真篇》。《悟真篇》体现了张伯端炼养思想的总成,是南宗的代表著作。张伯端在书中力主内丹,“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主张按照万物化生的法则,反其道而修炼自己的精、气、神。书中还吸取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利用它来说明内丹的修炼方术,并加以深化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内丹学说的理论基础。

《悟真篇》成书于临海,熙宁三年(1070年),张伯端“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因丹法“三传非人,三遭祸患”,学者多为“逐名利”。遂萌发著书之意,于熙宁八年(1076年)在临海著成是书,使有缘者能“寻文解义”。有所心得。故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亦载其自成都得“金丹术归,以所得萃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

张伯端著成《悟真篇》后,再次离开临海,一度寓居于常州红梅阁(今江苏常州市红梅公园东南隅)。在红梅阁,他又成《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及后,张伯端在陕西的凤州(今陕西凤县)、阶州(今甘肃武都)传道时,因得罪凤州太守而“按以事坐黥窜”,被判流放,解送边塞。至邠州境内,会大雪阻于乡村酒肆,巧遇石泰。石泰见张伯端被解差押送,乃询问其来历,张伯端据实相告。石泰便与解差相商,引伯端前往邠州衙门,经与太守交涉,终于作出了免于流放的判决。张伯端获释后,始忆其师曾云:“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语(54)。遂将《悟真篇》及心要倾囊相授于石泰,使之成为嫡系传人。离开石泰后,张伯端“事扶风马默处厚于河东”,并又将《悟真篇》“授之”。

《悟真篇》一书在《宋史·艺文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清《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及明清《道藏》中皆有著录。其传世本很多,作注者不乏其人。最早的注本应为南宋叶士表的《悟真篇注》,叶士表,字文叔,临海人。其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为《悟真篇》作注,元人戴起宗在其《〈悟真篇注〉辨》一文中说:“前乎文叔,未有注《悟真篇》者”。叶士表与张伯端同为临海人,且生活年代不远,故叶士表所注之《悟真篇》,当为张伯端《悟真篇》之旧本。另有最早的注本为薛道光的《悟真篇注》之说,但此注在元至元元年(1335)已为戴起宗否定。戴起宗为此注作疏,阐发未尽之义。复撰《金丹法象》一篇,解释有关金丹术语,并著文辨明所谓薛注,实际上是翁葆光所注,乃是坊家为扩大影响假名于薛。另原题为翁葆光所述的经书还有《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一卷、《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一卷。此外,宋代为《悟真篇》作注的还有袁公辅、陆子野数家。元代为《悟真篇》作注的有上阳子陈致虚,其文题为《注悟真篇序》,由张士弘编集在《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一书中。张士弘在书中另有《紫阳真人悟真篇筌蹄》,又书中编首所录薛道光《悟真篇记》一文,为宋人陆彦孚所撰。空玄子戴起宗则作有《悟真篇注疏》和《〈悟真篇注〉辨》。明代作注的有潜虚子陆西星、一壑子彭好古、晦卿李文烛等;作异注的为九映道人甄淑。清代会稽存存子陶素 作有《悟真篇脉望》,朱元育有《悟真篇阐幽》,刘一明有《悟真篇直指》,董德宁有《悟真篇正义》,傅金铨辑有《悟真篇四注》等。

如今,古老的璎珞街还长在。无论是漫步于此逶迤,思绪有如穿越八百年的时空。《悟真篇》也还长在,它带来了南宗的成功。那伟大的张伯端更应该长在。

李元霸的师傅是谁?

李元霸的师傅是紫阳真人张伯端。

紫阳真人作为李元霸的师傅曾叮嘱李元霸,若他日与敌对打的时候倘若遇见了使鎏金镗的人,万不可伤了此人的性命,否则李元霸必定不得善终。

然而李元霸年轻气盛,最初的时候他还记得师父的教诲,不忘手下留情,总是放过了宇文成都;之后因纵横天下,李元霸杀心大起却再也就不再遵从师父的教诲了,不但开始杀了使鎏金镗的人,而且还不止杀了一个。

使混金镗的伍天锡虽然拼命告罪但被李元霸生生的撕裂;使凤翅鎏金镗的宇文成都李元霸开始放过了一次,第二次李元霸还是忍不住凶性大发,将其依样画葫芦撕裂。师父的谶语犹在耳旁,李元霸“不得善终”的结局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已注定。

人物介绍

张伯端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是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

他早年曾任台州府吏,因受累谪戍岭南,走上访道修仙之路,后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得金丹火候之诀,此后正式踏上修道之路。

后返回台州,筑室山居,参悟道法,并在数年后著成《悟真篇》,倡导三教归一;后出山转徙秦陇,事河东马处厚,于汉阴山中修炼。此后名气逐渐传了出来,并因此被敕封为紫阳真”。

历史上的两个紫阳真人中,究竟哪一个才是李元霸的师傅?

李元霸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人物,而且还是隋唐十八好汉之首的存在,虽然骨瘦如柴面如病鬼,但这李元霸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总重达八百斤的金锤,普天之下鲜有一合之敌;而李元霸最传奇的一战莫过于紫金山一战,一人屠戮了120万大军,这已经不能用强悍来形容了,而是“人间凶器”。

而李元霸之所以这么强,也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李元霸乃是天界的金翅大鹏雕转世;而他之所以骨瘦如柴面如病鬼,是因为刚出生的人体无法承受天神强悍的法力灌体;幼年时期的李元霸还差点因病去世,幸好出现了一个人救了他,这人就是紫阳真人了。但是别说,在历史上还真有叫紫阳真人的道士,而且还不止一个,我们来看看,哪个更有可能是李元霸的师傅吧。

首先来看看最有名的这位紫阳真人,这位紫阳真人就是张伯端,这张伯端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是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

他早年曾任台州府吏,因受累谪戍岭南,走上访道修仙之路,后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得金丹火候之诀,此后正式踏上修道之路;后返回台州,筑室山居,参悟道法,并在数年后著成《悟真篇》,倡导“三教归一”;后出山转徙秦陇,事河东马处厚,于汉阴山中修炼。此后名气逐渐传了出来,并因此被敕封为“紫阳真人”。

晚年返台州,居桐柏山崇道观,广授道徒,卒于百步溪,世寿99岁。后世尊张伯端为“道教南宗始祖”,并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四库全书》将其所著《悟真篇》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

虽然张伯端名气极大,但这张伯端是北宋人,所以显然张伯端不可能是李元霸的师傅。那另一个“紫阳真人”是谁呢?这另一个紫阳真人就是西汉道士周义山了,这周义山是西汉开国元勋周勃的七世孙,他的父亲名叫周秘,官至陈留刺史;所以在他16岁时,随父亲至陈留,开始读《孝经》、《论语》。

有一年,他因救济灾民,偶遇黄秦君,黄秦君对他说:“听说你喜好仙道,广施阳德,精思微妙之理,使我很感动。我是中岳的仙人苏林,字子元,春秋时卫国人。自幼受学于岑先生,他教会我炼身消灾之道。后来,仇公又传给我服气之法,还神守魂之事。你这么小就知道还阳服精,导引吐纳,就不用再炼丹阳内术了。可仍需除去三虫。不过这并不难,只要吃制出细丸就可以了。”

于是周义山按照黄秦君告诉他的方法,服吃药丸。五年后,身上生出光泽,看穿五脏。于是又寻找到黄秦仙人,求教升仙要诀。黄秦告诉他:“药有许多种,仙人也分品级。乘云驾龙,白日升天,象司真公、定元公、太生公、中黄大夫、九气丈人、仙都公这些仙人,都属于上仙;比上仙低一点的,是仙卿大夫;能游行五岳,登上太清,役使鬼神的,是中仙;能得封一山,总领鬼神的次于中仙;仅能长生不死,日中无影的,就是下仙了;而尸解后才升仙的,就比下仙还低了。我从师涓子,学得秘要,只能算为一个中仙。我现在传给你守三一之法、灵妙小有之书等,再吃下石菌朱柯若乾芝,如果还想学别的招术,你可以去请教更高明的仙人。”

又过了5年,他能目视千里之外,日行500余里。于是,他开始巡游天下名山,寻索仙人。西登白空山,遇见沙野帛先生,得到太清上经。登峨眉山,入崆峒金府,见宁先生,学得太丹隐书十禀八诀。登眠山,阴先生授以九赤斑符。后来又先后得到司马季主、无英君、中央黄老君的指点,回到常山石室中,昼夜念经不停。11年后,乘云驾龙,白日升天,被封为紫阳真人。

从关于周义山的记载看来,他的师傅黄秦君能活这么久,那周义山也是毫无疑问的了,而且周义山后来还得道飞升,成为了仙人;但这李元霸终究只是小说中的人物,给他安排一个历史上得道成仙的师傅也没什么的;可惜这李元霸最终还是没能听从师傅的嘱托,杀了使鎏金镗之人,结果引发天谴而亡。

《全宋词》张伯端

西江月(十二之一)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西江月(十二之二)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西江月(十二之三)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依时采取定浮沈。进火须防危甚。

西江月(十二之四)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须仗媒人勾引。

本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陷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西江月(十二之五)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西江月(十二之六)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

西江月(十二之七)

雄里内含雌质,负阴抱却阳精。两般和合药方成。点化魄纤魂胜。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鸡餐亦乃化鸾鹏。飞入真阳清境。

西江月(十二之八)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顿蒙。辐来辏毂水朝宗。妙在抽添运用。

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宜轻弄。

西江月(十二之九)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西江月(十二之十)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西江月(十二之十一)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

西江月(十二之十二)

牛女情缘道合,龟蛇类秉天然。蟾乌遇朔合婵娟。二气相资运转。

本是乾坤妙用,谁能达此深渊。阳阴否隔却成愆。怎得天长地远。

相关文章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数百万人感染HIV,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

励志文章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你知道苏州安全教育平台是什么吗?

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苏州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安全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苏州市政府于近年...

励志文章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怎样写一篇400字的读后感?

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通过读书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这...

励志文章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感动人心的关于母爱的诗歌赏析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她是一种无私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爱。母亲的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她们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更是我们成长...

励志文章 2024-04-06 阅读2 评论0